“婶子,这可使不得,这才刚进生产队,还有路程呢”李文秀赶紧劝阻。
江岑已经把桃桃一起抱了下来“没事儿,这能有多远再说我这坐得,大腿都坐麻了,下来走走还松快些”
一路上她都提过好几次换乘,那还真不是嘴上客气,是真的把腿坐麻了。
这会儿她这么说,又都下了车,王大金和李文秀也不好说什么。只好赶紧帮着把行李从牛车上卸下来,王大金又谢过一番那老年男子,一行人就这么大包小提地进了村。
都还没进村,就有好多人来看热闹的了。
这种围观的架势,不亚于再过些年,那些外出打工的过年回家散糖的时候被孩子们围住的那种热烈。
当然,这个时候,江岑他们可不会散糖,糖多贵啊,这一个生产大队这么多人,要散糖哪散的过来所以这会儿围着他们虽有看稀奇的小孩子,但更多的还是大人。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农闲,没什么事,大家操持完了家里,在外面做鞋垫、补衣服,缝缝补补,摸着针头线脑,说着各家长短,听到有快嘴的小孩儿到处跑着说王家从镇上接人回来了,这些没正事的妇女们可不就立刻跟着去看热闹了。
这可当真是热闹,要知道,自从陶卫民回城认亲,这村里关于王陶两家的各种流言蜚语就没断过。
其实他们生产大队已经出了一个抛妻弃子回城就再没回来的知青,只不过那个更早,老炒冷饭也没意思,可不就盯着王陶两家。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江岑更多时候会更愿意相信人性本恶,比如说“恨人有、笑人无”这一点,实在是让人深恶痛绝。
陶卫民之前一个人回城的时候,大家在那里对着王小花落井下石的时候,也好歹还有几个同情的声音,同时对陶卫民声讨不断。
但是等陶卫民回了村里,等他带着媳妇闺女一起进了城,看着陶家喜气洋洋时不时收到从城里寄回来的东西这些村里人就又变了脸色。
背地里开始时不时讨论王小花什么时候被人家厌弃,谁让王小花就是个村妇还只生了个丫头片子呢
要说以前,王小花找个白净的知青结婚,这些村妇好些在背后都是笑掉大牙的你一个模样周正的闺女,又不是嫁不出去,就图小白脸好看,结果婚后干活比她们都累,那还有当初村里一枝花的娇艳模样哦
就是她儿子夭折又只带了一个女儿,村里人背后都嚼舌根不断,还有好些当初求娶王小花不成的人家,在背后幸灾乐祸的诋毁,说什么幸好没结成,不然就是接了个不下蛋的鸡回去,话说的那是要多难听就多难听。
这么多年,要不是王家大哥大嫂心善又硬气给他们小两口撑着腰,又屡次接济他们,陶卫民两口子在村里过的啥日子还不好说。
可以说王小花本人都成了附近几个生产大队教育闺女的反面教材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可不能光看脸,还是要找踏实的要找家底殷实的,否则就是下一个王小花
然而到如今了,这个被大家嘲笑了这么多年的女人,居然又靠着小白脸老公翻身了
这怎么能让大家接受得了